《第 89 條》

《第 93 條》

 






《第 89 條》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97年4月22日內授中辦地字第0970723003號函
【要旨】申請建物基地分割或合併登記,涉及基地號變更,建物與基地所有權人不同,且基地所有權人未代為申辦基地號變更登記時,登記機關得逕為辦理變更登記
【內容】按「申請建物基地分割或合併登記,涉及基地號變更者,應同時申請基地號變更登記。如建物與基地所有權人不同時,得由基地所有權人代為申請之。於登記完畢後,應通知建物所有權人換發或加註建物所有權狀。」為土地登記規則第89條所明定,本條文係於84年7月12日修正土地登記規則時增訂,其意旨在於使建物登記事項與實際相符,俾利地籍管理,合先敘明。查該條後段規定,如建物與基地所有權人不同時,得由基地所有權人代為申請之,惟實務上常有申請人未予併同申請,而相關承辦人員亦未注意該基地尚有建物或未續予查明地上建物坐落位置,以致地籍登記資料與事實狀態不符,致日後登記機關查明確有不符時,亦無法據以主動辦理基地號變更登記,僅能被動通知相關權利人儘速申辦,終非正辦;另查類此情況,已有部分登記機關為維護地籍資料正確性,主動逕為辦理基地號變更登記,是考量基地號變更性質係屬事實認定,及為使建物登記資料與實際狀況一致,賦予登記機關得主動逕為辦理基地號變更登記,應有其必要性,爰參酌土地登記規則第31條、第92條規定意旨,於修正土地登記規則前,申請建物基地分割或合併登記,涉及基地號變更者,除依土地登記規則第89條規定辦理外,如建物與基地所有權人不同,且基地所有權人未代為申請基地號變更時,得由登記機關查明後逕為辦理,登記機關於登記完畢後,應通知建物所有權人換發或加註建物所有權狀。
==========================
《第 93 條》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97年7月31日內授中辦地字第09707238781號函
【要旨】地政機關配合農業發展條例第18條第4項規定相關執行事宜
【內容】一、依據本部於97年7月3日邀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本部法規會(請假)、營建署、部分縣(市)政府、地政事務所及中華民國地政士公會全國聯合會等研商結論辦理。
二、按農業發展條例第18條第4項規定,農舍應與其坐落用地併同移轉,揆其立法意旨乃在避免農舍與其坐落用地分屬不同所有權人,引發利用及產權紛爭問題。又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第9條規定,直轄市、縣(市)主管建築機關應將已興建及未興建之農業用地分別著色標示及造冊列管,於核發使用執照後,並將農舍坐落之地號及提供興建農舍之所有地號清冊,送地政機關於土地登記簿上註記。該農舍管理之目的,係避免已作為興建農舍之農地或合併計算農舍建蔽率之配合農地,發生重複申請興建農舍之情事,合先敘明。
三、為避免已作為興建農舍之農地或合併計算農舍建蔽率之配合農地,發生再度被重複申請興建農舍情事,地政機關於受理農舍與其坐落用地併同移轉登記時,如查明該坐落用地及配合興建之農地未有註記者,應於完成所有權移轉登記後,通知建管單位,將該農舍坐落之地號及提供興建農舍之所有地號清冊,囑託地政機關辦理註記。
四、農業發展條例修正前興建之農舍,業經建管單位審查符合實施區域計畫地區建築管理辦法第5條規定,並核發使用執照者,嗣後地政機關受理農舍與其坐落用地移轉登記時,除審查移轉之坐落用地面積不得少於移轉農舍之一樓樓地板面積外,無須再依本部87年1月8日台內地字第8612295號函釋審查移轉後之農地面積有無符合上開建管法令規定原核准使用面積。本部上開號函應配合停止適用。
五、另查農業發展條例並無限制將農業用地移轉為共有之規定,故共有農舍與其基地共有人,得將其基地持分之一部分移轉於其他共有人。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96年9月12日內授中辦地字第0960051154號函
【要旨】同一人因拍賣而同時取得二棟以上之農舍不符農地管理政策
【內容】函轉行政院農業委員會96年9月4日農授水保字第0961848953號書函關於一人向法院同案拍得土地三筆農舍二棟,有否符合該會96年3月14日農授水保字第0961848173號函示農舍與其座落用地併同移轉時,承受人資格應符合無自用農舍要件之意旨。
附:行政院農業委員會96年9月4日農授水保字第0961848953號函
主旨:向法院同案拍得土地三筆農舍二棟,有否符合本會96年3月14日農授水保字第0961848173號函示農舍與其座落用地併同移轉時,承受人資格符合無自用農舍要件之意旨案,復請 查照。
說明:
一、89年1月26日修正公布「農業發展條例」,主要在落實「放寬農地農有落實農地農用」之政策目標,該條例第18條第1項規定:「本條例中華民國89年1月4日修正施行後取得農業用地之農民,無自用農舍而需興建者,經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核定,於不影響農業生產環境及農村發展,得申請以集村方式或在自有農業用地興建農舍。」、同條第5項授權訂定之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第3條第1項第4款規定:「依本條例第18條第1項規定申請興建農舍之申請人應為農民,其資格應符合下列條件,並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核定:…4、申請人無自用農舍者。…。」準此,「無自用農舍」為興建農舍應具備要件之一;故農舍與其座落用地併同移轉時,承受人亦應符合無自用農舍之要件,方符立法意旨及本會農地管理之政策目標,合先說明。
二、「農舍」係與農業經營不可分離之建築物,提供有心經營農業者於該農地上興建具有居住兼具放置農機具之需求,以便利其農事工作,與一般家居為主之住宅性質不同,享有免繳地價稅等之賦稅優惠,且為農地管理需要及符合上述規定,土地所有權人僅得申請一棟農舍,法院拍賣興建中農舍或興建完成之農舍,其投標人資格亦應符合無自用農舍條件,本會96年2月13日農水保字第0961848111號已通函各法院有案,其意旨相當明確,故同一人因拍賣而同時取得二棟以上之農舍,與本會農地管理政策並不相符。
附:行政院農業委員會96年3月14日農授水保字第0961848173號函
主旨:農舍與其坐落用地併同辦理移轉時,承受人資格應符合無自用農舍條件
說明:
按農舍與其坐落用地併同辦理移轉時,承受人資格應符合無自用農舍條件;辦理移轉時,承受人應檢具以下文件供地政機關審查:一、稅捐稽徵單位開具申請人之房屋財產歸戶查詢清單。二、申請人房屋財產歸戶查詢清單之所有房屋使用執照影本。三、申請人切結無自用農舍文件。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96年5月17日內授中辦地字第0960045649號函
【要旨】已辦竣買賣所有權移轉登記之建物,事後因雙方合意解除契約,應以買賣為登記原因,無須訂定公定契約書,且免課徵契稅
【內容】查財政部96年5月8日台財稅字第9604527040號函副本說明二、三:「二、依旨揭內政部95年函釋,已辦竣所有權買賣移轉登記之建物,因契約解除所為返還給付物之所有權移轉行為,申請人依其所檢附相關證明文件,分別以『判決移轉』、『調解移轉』或『和解移轉』為登記原因申辦之案件,因非屬契稅條例第2條規定:『買賣、承典、交換、贈與、分割或因占有而取得所有權』等6項契稅課稅原因之範圍者,尚無課徵契稅問題。至於雙方合意解除契約而為返還給付物之案件,雖其登記原因歸類為『買賣』究與上述一般買賣有別,如經稽徵機關查明確屬因契約解除所為返還給付物之所有權移轉行為者,基於公平合理考量,應准予比照認定其非屬契稅課徵範圍。三、另本案有關地政機關要求合意解除契約之當事人,另行訂定公定買賣契約書乙節,依據內政部96年2月15日內授中辦地字第0960042013號函,略以:『查合意解除契約雖以買賣為登記原因,惟其成立之要件係因解除契約而返還給付物,故無須訂定公定買賣契約書以憑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此節本部將於適當時機予以宣導,並納入於相關教育訓練課程。』」,是有關已辦竣所有權移轉登記之建物,事後因雙方合意解除契約案件,應以「買賣」為登記原因,並依本部84年4月7日台內地字第8405408號函釋意旨於其他登記事項欄予以註記「本案為雙方合意解除契約」,使與一般買賣移轉案件有所區別。另查合意解除契約雖以買賣為登記原因,惟其成立之要件係因解除契約而返還給付物,故無須訂定公定買賣契約書,得以雙方合意解除之相關證明文件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95年7月20日內授中辦地字第0950048420號函
【要旨】申請人就已辦竣所有權買賣移轉登記之土地及建物,因解除買賣契約申請回復所有權,不論係法院判決、和解,或鄉鎮市調解委員調解,應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並課徵土地增值稅,但無需課徵契稅
【內容】一、查買賣雙方因合意成立土地買賣契約,並由賣方將土地移轉其所有權與買方後,嗣經雙方解除買賣契約,依民法第259條規定及最高法院28年上字第2113號判例,買方自負有將該物權移轉於賣方以回復原狀之義務,其土地產權回復原狀之方法,案經函准法務部94年4月7日法律決字第0940002426號函示,該登記依土地法第72條規定,應屬所有權移轉之變更登記。從而,申請人自應依其所檢附之法院確定判決、或經法院核定之鄉鎮市調解委員會調解、和解筆錄等證明文件,分別以「判決移轉」、「調解移轉」或「和解移轉」為登記原因申辦之,合先敘明。
二、有關申請人就已辦竣所有權買賣移轉登記之土地,因契約解除所為返還給付物之所有權移轉行為,依本部94年5月9日內授中辦地字第0940044433號函規定,應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既屬土地所有權之移轉,除符合法定減免或不課徵要件者外,仍應課徵土地增值稅。
三、至於建物所有權之移轉應否課徵契稅乙節,按契稅之課徵,依契稅條例第2條規定:「不動產之買賣、承典、交換、贈與、分割或因占有而取得所有權者,均應申報繳納契稅。但在開徵土地增值稅區域之土地,免徵契稅。」準此,已辦竣所有權買賣移轉登記之建物,因契約解除所為返還給付物之所有權移轉行為,非屬上述條文所訂6項契稅課稅原因之範圍者,尚無課徵契稅問題。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95年2月24日內授中辦地字第0950041281號函
【要旨】在公同共有關係未終止前,縱經全體公同共有人會同辦理,部分公同共有人仍不得處分其潛在應有部分
【內容】案經轉准法務部95年2月3日法律決字第0940050034號函略以(如附件),是參依上開法務部函釋,在公同共有關係未終止前,各公同共有人應不得處分其潛在之應有部分。本案縱經全體公同共有人會同辦理,在公同共有關係未終止前,部分公同共有人仍不得處分其潛在應有部分,宜先辦理共有型態變更登記為分別共有後,再依民法第819條規定辦理持分移轉登記。

附:法務部95年2月3日法律決字第0940050034號函
一、按民法第828條第2項:「除前項之法律或契約另有規定外,公同共有物之處分,及其他之權利行使,應得公同共有人全體之同意。」係對「公同共有物」之處分及其他權利行使所為之規定;本部93年8月17日法律決字第0930029297號函說明二,則係指公同共有人於公同關係未終止前,各共有人不得處分其「(潛在)應有部分」,以求脫離。合先敘明。
二、本件依來函說明二,係部分公同共有人欲將其共有物之「(潛在)應有部分」贈與其他公同共有人,其他共有人於受贈後仍維持公同共有關係。換言之,即部分公同共有人欲於終止公同關係前,處分其「(潛在)應有部分」,與前開民法規定之處分「公同共有物」有別,本件仍宜請 貴部參酌本部前開函釋意旨,本於職權審認之。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95年1月23日內授中辦地字第0950724930號函
【要旨】登記機關受理跨所辦理所有權交換登記案件之聯繫作業事宜
【內容】案經本部於95年1月16日邀集直轄市政府地政處、部分縣(市)政府、地政事務所及中華民國地政士公會全國聯合會等單位召開會議研商,獲致「登記機關受理跨所辦理所有權交換登記案件聯繫作業程序」結論如下:
一、申請人申請所有權交換移轉登記,應訂立所有權交換移轉契約書(以下簡稱契約書),並依土地及建物標示所轄登記機關數,分別填寫土地登記申請書、契約書副本。
二、為利聯繫作業,以契約書所列標示宗數最多(宗數相同者以契約書所列前者)之所轄登記機關為主辦機關,其餘登記機關為協辦機關。
三、申請人應檢附契約書正、副本各乙份及相關證明文件至主辦機關收件,另檢附契約書副本乙份及相關證明文件至其他協辦機關收件。協辦機關收件後,審查人員應即填寫「○○市(縣)○○地政事務所(地政局)受理跨所辦理所有權交換登記案件查詢聯繫單」(如附件),與主辦機關電話聯繫,並以傳真或電子郵件方式將該聯繫單傳至主辦機關彙整。
四、各登記機關就管轄之不動產標的,應依規定分別計收登記規費及裁處罰鍰。
五、主辦機關彙整時如發現申請人未於最先受理登記機關收件後三日內完成所有標的物所轄登記機關收件者,應通知已受理之協辦機關儘速予以補正。
六、如其中一登記機關管轄之交換不動產標的屬信託財產者,應將原信託契約書一併傳真他登記機關,他登記機關必要時得要求傳真(或郵寄)信託專簿。
七、主辦機關與全部協辦機關均屬同一市(縣),且該市(縣)已實施跨所查詢地籍資料者,免填寫「○○市(縣)○○地政事務所(地政局)受理跨所辦理所有權交換登記案件查詢聯繫單」。
八、主辦機關於收到全部協辦機關聯繫單後,應核對契約書正、副本與聯繫單查復資料是否相符。
九、主辦機關審查後如依法令應予駁回者,應通知各協辦機關同時辦理駁回作業;如依法令應予補正者,應通知該受理協辦機關辦理補正作業並副知各協辦機關,協辦機關受理補正完竣應即與主辦機關聯繫。
十、主辦機關於依相關規定審查相符准予登記時,應同時通知各協辦機關於一定時間內辦理登記完畢。
十一、主辦機關辦竣登記,應將契約書副本留存登記機關歸檔,並將正本加蓋登記完畢之章發還申請人;協辦機關如申請人檢附契約書影本者,亦同。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94年5月9日內授中辦地字第0940044433號函
【要旨】申請人就已辦竣所有權買賣移轉登記之土地及建物,因解除買賣契約申請回復所有權,不論係法院判決、和解,或鄉鎮市調解委員調解,應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並課徵土地增值稅,但無需課徵契稅
【內容】本案經函准法務部94年4月7日法律決字第0940002426號函(如附件),是類此買賣雙方契約解除後辦理回復案件,不論其係檢附法院確定判決、經法院核定之鄉鎮市調解委員會調解、和解筆錄等證明文件,均應由買賣雙方辦理另一次之所有權移轉登記。

附:法務部94年4月7日法律決字第0940002426號函
按「契約解除時,當事人雙方回復原狀之義務,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外,依左列之規定:一、由他方所受領之給付物,應返還之。……」民法第259條第1款定有明文。該契約解除之效力,學說見解主要有二:直接效力說(即契約效力因解除而溯及既往消滅,未履行之債務當然免除,已履行者,因無法律上之原因而應依不當得利規定返還)(參照最高法院23年上字第3968號判例及鄭玉波著,陳榮隆修訂,民法債編總論,修訂二版,第437頁);清算說(即解除權之目的,不僅在於使解除權人自契約約束中解脫,通常亦使他方負有返還給付之義務,給付義務已履行者,解除權僅變更契約之債之內容為清算關係,債之關係仍存在)(參照黃立著,民法債編總論,2版3刷,第515至516頁)。目前德國通說及我國部分學者見解,認以採清算說為宜。縱使依直接效力說者,亦認為契約解除僅生債權之效力,並不生物權之效力,因此,僅能依契約及相關規定發生回復原狀請求權,而不能發生所有物返還請求權,以保護交易安全。準此,本件申請人持憑解除買賣契約之調解書,申辦回復所有權登記乙節,究該解除契約之效力,僅變更契約之債之內容,債之關係仍存在,且契約解除不生物權之效力,故依民法第259條第1款規定,應返還由他方所受領之給付物,並為登記,該登記依土地法第72條規定,應屬所有權移轉之變更登記。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93年6月16日內授中辦地字第0930008485號函
【要旨】經濟部核准之公司(私法人)合併解散,其原持有「耕地」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事宜
【內容】依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93年6月11日農企字第0930010468號函辦理。

附件:行政院農業委員會93年6月11日農企字第0930010468號函
主旨:檢送93年6月7日召開研商由經濟部核准之公司(私法人)合併解散,原持有「耕地」因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涉及農業發展條例第33條規定執行疑義會議紀錄乙份,請查照。
決議事項:
一、公司依企業併購法辦理併購,涉及農業發展條例第3條第11款定義之「耕地」所有權承受及移轉登記者,應依農業發展條例第31條及第33條規定。而為避免公司原持有之耕地於核准併購後,未能順利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請經濟部於核准公司併購案件時,加註:「存續公司或新設公司取得消滅公司之財產,如有屬農業發展條例第3條第11款定義之耕地者,應符合同條例第33條但書及第34條規定,另經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許可並核發證明文件,始得憑以申辦耕地所有權移轉登記」;並請經濟部就公司併購涉及耕地權利義務事項,加以宣導上開規定內容,其有未能符合規定者,於合併生效前,可預為適法之處分。
二、公司如屬農業發展條例第3條第8款定義之農業企業機構,並依農業發展條例第34條規定申請承受耕地,經本會審查許可並核發證明文件時,應於前開核可文件加註:「本案許可承受之耕地,日後如有辦理公司法及企業併購法之併購事宜時,存續公司或新設公司仍應符合本條例第33條但書及第34條之規定,始得辦理耕地所有權移轉登記」。
三、私法人不得承受耕地。惟耕地係於89年1月28日農業發展條例修正公布生效前,公司原已合法取得之土地,嗣經政府補辦編定登記為「耕地」者,因非可歸責於私法人之事由,如其於農業發展條例上開日期修正生效後,已由經濟部依公司法及企業併購法核准併購登記有案者,存續公司或新設公司業已概括承受消滅公司財產之一切權利義務,基於信賴保護及保障人民既得財產權,得檢附經濟部核准併購登記文件辦理耕地所有權移轉登記,免再檢具農業發展條例第34條規定之許可證明文件,併請內政部惠予轉知各土地登記機關配合辦理。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九十一年十一月十五日台內中地字第0九一00一七六六二號函
【要旨】關於祭祀公業所有土地因徵收配售仍不得以祭祀公業名義申辦所有權登記
【內容】准法務部九十一年七月二十五日法律字第0九一00二三四六七號函略以:「按公用徵收之性質,係原始取得被徵收者之權利,且係徵收者依法律之力取得之新權利(最高行政法院二十四年判字第十八號判例、最高法院五十一年台上字第三二五七號判例參照)。上開原始取得,指非依據他人既存之權利而取得物權,故標的物上之一切負擔均因原始取得而消滅(王澤鑑著,民法物權第一冊│通則所有權,第六十頁參照)」;另台灣關於祭祀公業之制度,於民法施行後,不再認其為法人(最高法院三十九年台上字第三六四號判例參照),祭祀公業所有土地,於民法施行後,視為派下員全體公同共有。復依民法規定「法人或自然人」始得為登記之權利主體,故本部訂頒祭祀公業土地清理要點第二十三點規定:「新設立之祭祀公業,應以財團法人為之。祭祀公業新取得不動產所有權或他項權利時,除已成立財團法人者外,應登記為派下員全體公同共有。」,是祭祀公業林00所有土地徵收配售申辦所有權登記自應依上開規定辦理。
(按:「祭祀公業土地清理要點」業已廢止,另公布「祭祀公業條例」)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90年9月7日台(90)內中地字第9012555號函
【要旨】依農業發展條例第17條規定申請更名為寺廟所有之農業用地,其農舍之移轉,無農業發展條例第34條應先申請移轉許可之限制
【內容】本案經函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90年8月3日(90)農企字第900137312號函略以:「查『農業發展條例』第34條係有關農企業法人承受耕地之規定,且其承受另有『農民團體農業企業機構及農業試驗研究機構申請承受耕地移轉許可準則』以為審核依據,其適用對象僅及於耕地部分且與農舍性質不同,並無法涵蓋耕地以外之農業用地上所興建之農舍,故不宜比照上開農企業法人承受耕地之規定。本會認為基於農發條例第18條明文規定農舍應與其坐落基地併同移轉原則,而准予更名寺廟所有之農業用地上農舍,亦得移轉予該寺廟,則其辦理程序應無需再另予規定...」准此,更名為寺廟所有之農業用地上農舍得移轉予該寺廟,無農業發展條例第34條應先申請移轉許可之限制。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八十九年十月二日台(八九)內中地字第八九一九四六五號函
【要旨】配偶相互贈與之土地,其贈與契約訂立於婚姻關係存續中,而於婚姻關係消滅後申辦土地所有權移轉登記者,得以「夫妻贈與」為登記原因申辦所有權移轉登記
【內容】案經函准財政部八十九年九月二十二日台財稅第Ο八九ΟΟ六一九一五號函以:「依本部八十六年十月十六日台財稅第八六一九二ΟΟ四六號函釋,配偶相互贈與之土地,其贈與契約訂立於婚姻關係存續中,而於婚姻關係消滅後申辦土地所有權移轉登記者,仍有土地稅法第二十八條之二規定不課徵土地增值稅之適用。」,是以,本案得以「夫妻贈與」為登記原因申辦土地所有權移轉登記。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89年7月21日台(89)內中地字第8913732號函
【要旨】農業發展條例89年1月26日修正施行後取得之農業用地興建之農舍始有農業發展條例第18條第2項規定之限制
【內容】查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八十九年三月十七日(八九)農企字第八九Ο一一三Ο二八號函示略以:「……該條例第十八條第二項『在自有農業用地興建農舍滿五年始得移轉』規定之限制乙節,查依第十八條規定意旨,係以取得農業用地之時間為基礎,就在自有農業用地上興建農舍予以不同規範。符合不影響農業生產環境及農村發展原則下,申請在自有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者,應滿五年始得移轉。似以前項規定為主,即該農舍興建之相關限制,係以起造人之農業用地要件為規範標的,而不以申請農舍之程序或時間為準。」,本案陳○○將竹田鄉新勢段土地及其地上農舍贈與移轉登記予其子時,不受農業發展條例第十八條第二項規定之限制,另其子於取得所有權後亦不受上開規定之限制。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89年6月23日台(89)內中地字第8912252號函
【要旨】寺廟申辦耕地移轉登記應受農業發展條例第33條規定之限制
【內容】依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八十九年六月十二日(八九)農企字第八九Ο一二八八五八號函:「農業發展條例第三十三條已明定『私法人不得承受耕地。但符合第三十四條規定之農民團體、農業企業機構或農業試驗研究機構經取得許可者,不在此限。』本案○○鎮○○宮既以寺廟身分(法人組織)申辦農地所有權移轉登記,自應受前開條文規定之限制。」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89年4月20日台(89)內中地字第8906983號函
【要旨】申請人未具自耕能力,持憑土地法第30條修正前法院核發之不動產權利移轉證明書,申辦耕地拍賣所有權移轉登記時,地政機關應予受理
【內容】一、查農業發展條例業經總統於八十九年一月二十六日華總一義字第八九ΟΟΟ一七三七Ο號令公布施行。土地法第三十條業經總統以八十九年一月二十六日華總一義字第八九ΟΟΟ一七四三Ο號令刪除。復查中央法規標準法第十八條規定,各機關受理人民聲請許可案件適用法規時,除依其性質應適用行為時之法規外,如在處理程序終結前,據以准許之法規有變更者,適用新法規。但舊法規有利於當事人而新法規未廢除或禁止所聲請之事項者,適用舊法規。故依上開中央法規標準法第十八條規定精神,自八十九年一月二十八日以後,有關「農地利用與管理」,如移轉或分割等,應依農業發展條例之規定辦理。
二、又「拍賣之不動產,買受人自領得執行法院所發給權利移轉證書之日起,取得該不動產所有權,...」、「耕地之使用,應符合區域計畫法或都巿計畫法土地使用分區管制之相關法令規定,始得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但因繼承或法院拍賣而移轉者,不在此限。」分為強制執行法第九十八條暨農業發展條例第三十一條所明定,是以,本案申請人於登記前已取得不動產物權,惟土地法暨農業發展條例修正公布前因未能檢具自耕能力證明書,致無法申辦移轉登記,嗣土地法暨農業發展條例修正公布後持憑法院所發給權利移轉證書申請拍賣移轉登記,依上開修正後農業發展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得不受區域計畫法或都巿計畫法土地使用分區管制之相關法令規定之限制,惟仍應受同條例第十一條「私人取得農地之面積,合計不得超過二十公頃。」規定之限制。
〈按:農業發展條例第31條業於92年2月7日修正〉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八十九年一月十二日台(八九)內中地字第八九○一七八五號函
【要旨】政府機關出售國宅土地,於辦理土地所有權移轉登記時,得以「國宅土地出售清冊」代替土地移轉現值申報及免稅證明
【內容】為簡化稽徵作業,達到便民利課之目的,對於政府機關出售國宅土地,其移轉現值申報作業,財政部同意以「國宅土地出售清冊」代替土地移轉現值申報及免稅證明,其權利變更登記,比照公有土地有償撥用所有權移轉登記之方式辦理。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八十七年十月十三日台(八七)內地字第八七九六六○○號函
【要旨】持憑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公布施行前之法院判決,申辦移轉登記,仍應適用該條例第4條規定
【內容】案經本部邀集司法院秘書長、法務部(未派員)、省市地政處、中華民國土地登記專業代理人公會全國聯合會開會研商獲致結論略以:「按『專有部分不得與其所屬建築物共用部分之應有部分及其基地所有權或地上權之應有部分分離而為移轉或設定負擔。』為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四條第二項所明定。又參照本部八十五年二月五日台(八五)內地字第八五七八三九四號函釋意旨,如已登記之區分所有建物與基地所有權或地上權之權利人為同一人者,其建物或基地所有權、地上權移轉時應受上開條例規定之限制,是以,上開條例規定係屬強制禁止規定。復參照最高法院六十七年臺上字第三五八一號判例:『修正土地法第三十條第一項規定私有農地不得移轉為共有之立法目的,在禁止農地成立新共有關係,或由原少數人共有變更為多數人共有,致妨害土地之利用。從而得否申請移轉登記,應以農地移轉登記時為準。如由法院拍賣者,應以法院發給權利移轉證書之日為準(參見強制執行法第九十八條、民法第七百五十九條),縱拍賣或其他登記原因發生於土地法第三十條修正之前,仍有修正後該法條之適用。』。是以,本案系爭建物及其基地原係屬同一權利人所有,雖於民國八十三年一月七日判決確定應將其建物移轉二分之一持分予申請人,惟申請人怠至八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始持憑該判決申辦建物所有權移轉登記,因該法院判決係屬給付判決尚非形成判決,且參照上開最高法院六十七年臺上字第三五八一號判例意旨,該判決確定之日期雖發生於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施行前,惟其既於該條例施行後始申辦移轉登記,該移轉登記之行為仍應有上開條例規定之適用。
(按:土地法第三十條已刪除)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八十七年一月十六日台(八七)內地字第八七八五二○四號函
【要旨】關於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4條第2項規定,登記機關於受理登記案件時,配合執行事宜
【內容】案經本部邀集法務部、省市政府地政處、中華民國土地登記專業代理人公會全國聯合會等有關單位會商獲致結論如下:「區分所有權人僅移轉其區分所有建物、基地所有權或地上權應有部分之一部分予其他區分所有權人時,如移轉後讓與及受讓之區分所有權人仍持有區分所有建物及其所屬基地之所有權或地上權之應有部分者,並不違反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四條第二項之立法意旨,登記機關應予受理。」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八十六年七月九日台(八六)內地字第八六○六三六五號函
【要旨】依促進產業升級條例開發之工業區範圍內公有土地,於提供開發時,其權利變更登記方式
【內容】依促進產業升級條例開發之工業區範圍內公有土地,於提供開發時,其權利變更登記,得比照公有土地有償撥用所有權移轉登記之方式辦理。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八十五年二月五日台(八五)內地字第八五七八三九四號函
【要旨】關於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4條第2項規定,登記機關於受理登記案件時,配合執行事宜
【內容】案經本部邀同中華民國土地登記專業代理人公會全國聯合會、台灣省土地登記專業代理人公會聯合會、台北市土地登記專業代理人公會、高雄市土地登記專業代理人公會(未派員)、中華民國建築投資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省市政府地政處、竹東地政事務所、基隆地政事務所及高雄市三民地政事務所會商獲致結論如左:「有關『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四條第二項規定登記機關如何配合執行乙案,請依左列原則為之:
一、已登記之區分所有建物與其基地之所有權或地上權之權利人非屬同一人者,不受本條項之限制。
二、區分所有建物共用部分之應有部分,如移轉或調整於該建物區分所有權人時,不受本條項之限制。
三、公寓大廈專有部分之移轉,原所有權人於該建物僅有一專有部分者,於全部移轉時,其基地所有權或地上權之應有部分,須隨同全部移轉;其有數專有部分者,或同一專有部分,於部分移轉時,其移轉應有部分之多寡,由當事人自行約定,惟不得約定為零或全部。」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八十四年二月二十五日台(八四)內地字第八四○三二六六號函
【要旨】遺產管理人持憑法院核准變賣遺產裁定書確定證明申辦土地及建物所有權移轉登記,登記機關應予受理
【內容】一、本案經函法務部八十四年二月十三日法八四律決字Ο三三八Ο號函以轉據司法院秘書長八十四年二月七日(八四)秘台廳民三字第ΟΟ八八七號函略以:「一、查被繼承人尹甲係於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施行前死亡,因其在台灣地區並無法定繼承人,經台灣高雄地方法院以裁定指定尹乙為其遺產管理人,迨該條例施行後,大陸地區之繼承人李丙等三人聲請繼承,經上開法院通知准予備查。因法院前已依法選任遺產管理人,嗣後雖經大陸地區之繼承人表示繼承,惟均無法來台管理遺產,是其需要遺產管理人之情形依然存在(司法院秘書長八十二年八月十日秘台廳民三字第一四一二九號函參照)且該被繼承人非為現役軍人或退除役官兵,又無上開條例第六十八條之適用,繼承人李丙等對原來選任之遺產管理人亦不爭執,從而法院原所選任之遺產管理人並無不適任之事由,應無重行選任之必要。二、民法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第二項後段,僅規定為清償債權或交付遺贈物之必要,遺產管理人經親屬會議之同意,得變賣遺產。對於如何變賣,法律並無特別規定,似不生同意變賣價格之問題。本案因遺產管理人係由法院依法選任,其依上述規定變賣遺產又無從經親屬會議之同意,而係由法院核准,本諸相同理由,自亦不生就價格應否一併核准之問題。至司法院院字第一一Ο七號解釋主旨,在於肯定利害關係人有權聲請法院指定遺產管理人,未謂法院應事先同意或核准變賣遺產之價格。台灣高雄地方法院僅裁定准予變賣被繼承人所遺不動產,裁定主文未就價格有何准駁,於法並無不合。」
二、本部同意上開意見。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八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台(八三)內地字第八三○六五六二號函
【要旨】現居住於大陸地區之原台籍人民,出售大陸淪陷前原已登記其所有之台灣地區土地,應受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相關規定之規範
【內容】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八十三年五月十三日(八十三)陸法字第八三Ο六六Ο八號函附法務部八十三年四月二十八日法(八十三)律Ο八五Ο八號書函以:「按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以下簡稱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係行政院於八十一年九月十六日以臺八一法字第三一六六九號令自八十一年九月十八日起施行,依法律不溯及既往之原則,除該條例有溯及既往之特別規定外,於該條例施行前所發生兩岸人民間之法律事件,應無該條例之適用。本件某甲係於民國三十六年間買受取得臺灣地區土地所有權,彼時其為台籍人士,除買賣有無效之情形外,某甲己合法取得系爭土地之所有權,縱依嗣後公布施行之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二條第四款之規定,其身分已轉換為大陸地區人民,然依首開說明,仍無礙於其為該土地所有人之地位,而無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六十九條規定之適用。至於其欲出售該土地,因係已於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施行後所為之法律行為,則其自應受該條例相關規定之規範(例如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及第四十八條等規定參照)。」,請查照。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八十二年五月十九日台(八二)內地字第八二七五三三八號函
【要旨】農會合併後,被合併農會之不動產應辦理移轉登記由合併後農會承受
【內容】農會合併後,被合併農會之不動產應辦理移轉登記由合併後農會承受,並以「法人合併」為登記原因。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八十二年一月二十一日台(八二)內地字第八二七八二二八號函
【要旨】停車場法第16條第3項規定之執行事宜
【內容】案經本部邀集交通部、法務部及省市政府(交通及地政主管機關)會商,獲致下列結論:「依停車場法第十六條第三項規定:『依第一項第二款(主管機關或鄉、鎮、縣轄市公所將土地出租民間興建經營)及第三款(主管機關或鄉、鎮、縣轄市公所與民間合資興建經營)投資興建之停車場建築物及設施,於使用年限屆滿後,應無償歸屬於該管主管機關或鄉、鎮、縣轄市公所所有,並由主管機關與鄉、鎮、縣轄市公所單獨囑託登記機關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為國有、省(市)有、縣(市)有或鄉(鎮、市)有,投資人不得異議。投資人在約定使用期間屆滿前,就其所有權或地上權為移轉或設定負擔時,應經該主管機關或鄉、鎮、縣轄市公所同意』。該等停車場建築物及設施於申請建物所有權第一次登記時,該主管機關或鄉、鎮、縣轄市公所應責由登記申請人於登記申請書備註欄註明『係依停車場法第十六條第一項第二(三)款規定投資興建之停車場建築及設施』,由受理登記機關據以配合於建物登記簿標示部備考欄(已實施地籍資料電子處理作業者其他登記事項欄)註記『係依停車場法第十六條第一項第二(三)款規定投資興建之停車場建築及設施』,以作為嗣後審查之依據,並於使用年限屆滿後,由主管機關或鄉、鎮、縣轄市公所囑託登記機關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為國有、省(市)有、縣(市)或鄉(鎮、市)有。至地上權之設定,應先由該主管機關或鄉、鎮、縣轄市公所同意,地上權不得讓與或設定負擔,並明定於『地上權設定契約書』之『地上權讓與約定』欄,於辦理地上權設定登記時,由受理登記機關據以登記於土地登記簿他項權利部『其他登記事項欄』」,以為嗣後審查之依據。至其填載內容為『非經主管機關(或鄉、鎮、縣轄市公所)同意,不得讓與或設定負擔。』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八十一年十二月四日台(八一)內地字第八一一四四九二號函
【要旨】權利人依法院確定判決等文件申辦土地所有權移轉登記,義務人有時效之抗辯權
【內容】一、本案准司法院秘書長八十一年八月二十六日(八一)秘台廳(一)字第一一三六四號函以:「一、按請求權,因十五年間不行使而消滅。因起訴而中斷之時效,自受確定判決或因其他方法訴訟終結時,重行起算,民法第一百二十五條前段、第一百三十七條第二項定有明文,本件債權人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對債務人龔有○(判決確定後死亡)請求土地所有權移轉登記事件部分,於民國五十八年間經台灣台北地方法院判決債權人勝訴確定,迄今已逾十五年,債權人未依據確定判決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如無其他時效中斷或不完成之事由,依前開規定,其請求權之消滅時效已經完成,惟依司法院三十一年院子第二四二四號解釋:「請求權之消滅時效完成後,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第一項僅認債務人有拒絕給付之抗辯權,非使請求權當然消滅。」本件僅債務人有拒絕給付之抗辯權,債權人之請求權並非當然消滅。二、確定判決,除當事人外,對於訴訟繫屬後為當事人之繼受人者,及為當事人或其繼受人占有請求之標的物者,亦有效力,民事訴訟法第四百零一條第一項定有明文。本件債務人龔有○於受敗訴判決確定後死亡,其財產之權利義務既由其子女龔詠○等人繼承,龔詠○等人自為該確定判決效力所及之人。」,復准法務部八十一年十一月七日法八一律一六七七七號函以:「按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時效完成後債務人得拒絕給付。』故時效完成後債權人之請求權並非當然消滅,僅債務人有拒絕給付之抗辯權。本件確定判決逾十五年後,如債權人未於時效期間內依確定判決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且無其他時效中斷或不完成之事由時,其請求權之時效已經完成,則其請求權雖未消滅,但債務人有拒絕給付之抗辯權。本部七十三年七月二十七日法七十三律字第八五七九號函之見解應予變更。....」。
二、請依上開司法院秘書長及法務部函意見,與本部五十九年六月十日台內地字第三六八三九七號函辦理。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八十年十一月四日台(八○)內地字第八○七六一○四號函
【要旨】「獎勵投資條例」廢止後,原依該條例規定開發之工業區土地及廠房其移轉管制事宜
【內容】案經本部於八十年十月十五日邀同貴機關等研商,獲致結論如后:
(一)關於獎勵投資條例廢止後,原依該條例規定開發之工業區土地,依促進產業升級條例規定應繼續執行移轉管制之範圍,以原依獎勵投資條例編定並已開發完成之工業區土地為限。上開繼續執行移轉管制土地,請依左列各點辦理:
1.高雄市部分:高雄臨海工業區第二期土地,現經濟部正報請行政院核准解除工業用地編定中,在未奉核定解除工業用地編定前,其移轉管制事宜由高雄市政府建設局協調地政機關辦理。至第三、四期用地,請地政機關依工業主管機關所送土地或廠房清冊列管。
2.台灣省部分:依經濟部八十年九月二十六日經工五ΟΟ四四號函說明二、三所敘,「開發完成之工業區土地、原依獎勵投資條例核發工業用地證明書及編定未開發之工業用地,工業主管機關均會分別造冊函送地政機關,並於土地登記簿加註有案。現除開發完成之工業區土地須繼續列管外,其餘應解除列管」。為使地政機關執行有據,其中已開發完成之工業區土地,請經濟部轉請各工業主管機關查明造冊函送地政機關之文號並告知地政機關,俾便調出該項清冊並據以加註列管:如有未造冊函送者,應請經濟部轉知各工業主管機關造冊補送。
(二)列管之工業區土地如依法解除工業用地編定,工業主管機關應檢附有關資料通知地政機關解除列管。
(三)工業區廠房列管範圍以工業主管機關造冊送地政機關者為限。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八十年五月十六日台(八○)內地字第九二○九八九號函
【要旨】被繼承人生前為不動產贈與,其繼承人應承受負為移轉登記之義務
【內容】查被繼承人生前為不動產贈與者,如被繼承人與受贈人成立契約後,尚未為移轉登記而被繼承人即已死亡,依民法第一千一百四十八條及最高法院五十一年台上字第二六六四號判例要旨,其繼承人應承受負為移轉登記使受贈人取得所有權俾贈與發生效力之義務,如繼承人之有無不明時,依民法第一千一百七十七條、第一千一百七十八條及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規定,應選定遺產管理人為之。本案土地所有權人張○○生前與鍾女士之贈與契約已成立,應請依上開規定辦理。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八十年三月十八日台(八○)內地字第九一四○一四號函
【要旨】調解之標的係請求土地所有權移轉登記,並非派下權之爭執,則訴訟當事人是否即為祭祀公業全體派下員,非該調解確定力所及
【內容】一、案經函准司法院秘書長八十年三月七日(八Ο)秘台廳(一)字第Ο一二六五號函以:「二、按調解成立者,依民事訴訟法第四百十六條第一項、第三百八十條第一項規定,與確定判決有同一效力;又確定判決之既判力,僅及於主文,調解成立之確定力亦只限於成立內容所載法律關係之權利義務。三、來函所附台灣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主文欄第一行記載『確認原告對祭祀公業○○○有派下權存在』,對原告三人是否即為該祭祀公業派下員全體,亦無既判力;又所附同院調解筆錄當事人欄相對人末行雖加註『右三人即祭祀公業○○○全體派下員』等字樣,惟調解成立內容欄記載『相對人應將祭祀公業○○○(原管理人△△)所有坐落....土地所有權全部移轉登記予申請人』,調解之標的係請求土地所有權移轉登記,並非派下權之爭執,則相對人等是否即為祭祀公業○○○全體派下員,亦非該調解確定力所及。至某甲持上開民事判決確定證明書及調解筆錄申辦土地所有權移轉登記,應否先命相對人等向民政機關聲請核發派下全員證明書,宜由貴轄地政機關本其權責依有關法令辦理。」
二、本部同意上開司法院秘書長意見,請本於職責依有關法令辦理。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八十年二月二十六日台(八○)內民字第九○○六六四號函
【要旨】神明會信徒死亡繼承、管理人改選及規約變動辦理程序
【內容】有關本案得參照祭祀公業土地清理要點第十一、十五、十六點規定辦理,茲分別核復如次:
(一)神明會信徒(會員)死亡繼承,應由管理人、信徒(會員)或利害關係人檢具相關文件,向民政機關申請公告(張貼)三十日徵求異議,無人異議後,准予備查。
(二)神明會規約變動,除原始規約已有規定,應從其規定外;若無原始規約而新訂定規約,應經全體信徒(會員)之同意,其有變動事項者,依規約之規定辦理,規約未規定者,應經全體信徒(會員)之同意,並應向民政機關申請備查。
(三)神明會管理人之變動,應由新管理人檢具相同文件,向民政機關申請備查,無須公告。如對該管理人之變動有異議者,應逕向法院提起民事確認之訴。
(按:「祭祀公業土地清理要點」業已廢止,另公布「祭祀公業條例」)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七十九年八月二日台(七九)內民字第八二三○一一號函
【要旨】祭祀公業派下員喪失國籍是否喪失派下權宜視祭祀公業有無特約而定
【內容】本案祭祀公業派下子孫吳某因喪失國籍而喪失派下權,於恢復國籍後是否同時恢復派下權乙案,依司法院秘書長上開函稱:「關於因喪失國籍而喪失派下權者,是否於回復國籍時亦同時回復派下權,現行法並無明文。惟依我國國籍法第十四條第一項規定:『喪失國籍者,喪失非中國人不能享有之權利。』派下權為兼具身分與財產雙重性質之私權,本質上除特定權利之內容非中國人不得享有如礦業法第五條所指礦業權之類外,派下權所含一般性之權利,尚非當然『非中國人不得享有之權利。』從而派下權既非當然因國籍之喪失而喪失。其於國籍回復時自亦不生回復之問題。至於日據時代,依當時台灣民事習慣及日本大正十一年台灣高等法院覆審部控民字第十九號判決,固認國籍之喪失為派下權喪失之原因,但於國籍回復後,其已喪失之派下權是否隨同國籍之回復而回復,宜視祭祀公業有無特約而定。」請照上開意見辦理。 
(按:原國籍法第十四條規定於八十九年二月九日修正為「依第十一條規定喪失中華民國國籍者,未取得外國國籍時,得經內政部之許可,撤銷其國籍之喪失。」)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七十九年七月二日台(七九)內地字第八一四五一○號函
【要旨】祭祀公業土地之處分疑義事宜
【內容】一、案經函准法務部七十九年六月十九日法(七九)律八六三七號函復以:按祭祀公業係以祭祀祖先為目的而設立之獨立財產,為派下員全體所公同共有。公同共有物之處分,除依其公同關係所由規定之法律或契約另有規定外(參照民法第八百二十條第二項前段),應依土地法第三十四條之一第五項準用同法條第一項至第三項之規定辦理。本件祭祀公業黃○○所有土地為其派下員七人所公同共有,其規約書第壹條約定:「....除政府法令另有規定遵照法令外,悉依本規約行使之。」同規約書第玖條復約定:「本公業財產之處分應經本公業派下員大會出席超過參分之貳以上議決同意,否則不得處分。」是否係就該祭祀公業財產之處分已另有約定?該祭祀公業經派下員大會出席六人議決同意處分全部土地,其議決是否有效成立?請主管機關本於職權就具體事實認定之。如該議決有效成立,則其議決同意處分全部土地出售予邱某先生或邱某先生所指定之登記名義人,並經其指定兼具派下員身分之黃某為登記名義人,參照前司法行政部六十三年十月三日台六十三函民字第Ο八六二三號函釋:「....故公同共有之財產應由何人承受,須依其公同關係所由規定之法律或契約定之,地方政府似難不依規定核准由公同共有人之一全部承受。」似無不可。
二、本部同意前開法務部意見。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七十九年六月十九日台(七九)內民字第八○○七九四號函
【要旨】祭祀公業開漳聖王究應以祭祀公業或神明會辦理應以事實認定之
【內容】按「對權利主體認定不易之土地,如其土地登記簿謄本所有權人記載福德爺、媽祖會、文林社無管理人姓名與祭祀公業字樣者,若立具切結書並願以祭祀公業案件辦理時,可准其公告,惟在公告之前,需瞭解其是否具有成為祭祀公業之事實,否則,仍不宜以上述方式處理為妥。」經本部七十一年九月十六日台內民字第一Ο七八七二號函釋有案。復依行政法院七十三年判字第一三八三號判決略謂:祭祀公業玉皇大帝三官大帝在土地登記簿上自始即記載為祭祀公業,雖因其享祀者包括玉皇大帝及三官大帝,其名稱除「祭祀公業」外在其下復加有「玉皇大帝三官大帝」字樣,被告機關遂認其設立目的與祭祀公業不同,應屬神明會,不宜依照祭祀公業土地清理要點之規定辦理,乃被告機關疏未注意上開本部函釋之規定,並未依據該函釋末段進而瞭解原告是否具有成為祭祀公業之事實,即逕認為不宜依照祭祀公業土地清理要點之規定辦理,自嫌率斷。徵之上開行政法院七十三年判字第一三八三號判決意旨,本案祭祀公業開漳聖王雖以祀奉神明為目的,而其土地登記簿謄本卻記載為祭祀公業開漳聖王,究應以祭祀公業或神明會辦理,應瞭解其是否具有成為祭祀公業之事實後,再依照祭祀公業土地清理要點之規定辦理。
(按:「祭祀公業土地清理要點」業已廢止,另公布「祭祀公業條例」)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七十八年十二月五日台(七八)內地字第七五二二五三號函
【要旨】法院確定判決之效力及於判決後依另一法律關係而取得土地權利之非善意第三人
【內容】一、案經函准司法院秘書長七十八年八月二十五日(七八)秘台廳(一)字第Ο一八五七號函以:「依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第十五條第一、三項規定,耕地出租人出賣耕地時,承租人有優先承受之權,出租人未踐行通知承租人於十五日內表示願否依同一買賣條件優先承受之程序者,其與第三人間訂立之買賣契約,不得對抗承租人。所謂不得對抗承租人,係指出租人與第三人間以買賣為原因之移轉物權登記行為,對於承租人不生效力。亦即第三人不得對承租人主張已因登記取得耕地之所有權。其具有相對的物權效力,殆無疑義,而強制執行程序中之拍賣,為買賣之一種,亦應有該項規定之適用。本案耕地原為王某所有,因法院強制執行,由陳某拍定取得所有權並辦畢移轉登記。嗣經承租人李某本於上開規定之優先承買權,先後提起確認優先承買權存在之訴及請求塗銷王、陳二人間所有權移轉登記,王某並應將耕地所有權移轉登記與李某,均經獲勝訴判決確定。及王、陳二人於判決敗訴確定後,明知其間移轉登記之物權行為對原告李某不生效力,陳某並未因登記而取得耕地之所有權,竟由陳某以買賣為原因再將耕地所有權移轉登記與王某所有。則王某雖依另一買賣原因而為登記名義人,其仍非屬善意第三人,應不受土地法第四十三條規定之保護,依民事訴訟法第四百零一條第一項之規定,前述確定判決之效力,自仍及於王某;從而李某於履行判決所定對待給付之條件後,自得持憑確定判決,申請塗銷王、陳間前因拍賣及買賣所為之所有權移轉登記。」本部同意上開司法院秘書長意見。
二、至平均地權條例第四十七條之一第一項規定,係屬稅捐機關審核申報移轉現值之法令依據,當事人申報移轉現值應以何者為準,非屬地政機關登記審查事項。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七十八年七月二十七日台(七八)內地字第七二六一三四號函
【要旨】確定判決之效力不及於當事人及訴訟繫屬後為當事人之繼受人以外之第三人。此項規定於訴訟上之和解,亦適用之
【內容】案經本部函准司法院秘書長七十八年七月十八日秘台廳(一)字第一七Ο五號函以:「按和解成立者,與確定判決有同一之效力,固為民事訴訟法第三百八十條第一項所明定。惟依同法第四百零一條規定,確定判決之效力,不及於當事人及訴訟繫屬後為當事人之繼受人以外之第三人。此項規定,於訴訟上之和解,亦適用之。來函所示江某等七人,與某甲之繼承人某乙成立訴訟上和解,某乙願就其繼承某甲之應有部分土地辦理繼承登記,並與他共有人江某等為共有物之分割。嗣因發現該某乙並非某甲之繼承人,迄未辦理繼承及分割登記,而某甲因無繼承人,其所遺土地應有部分歸屬國庫,並經財政部國有財產局辦畢國有登記在案。則財政部國有財產局對於系爭土地之所有權,係直接取自某甲,而非受讓於和解當事人某乙,自非屬該某乙訴訟繫屬後之繼承人。某乙與江某等七人所為訴訟上之和解,揆諸上開說明,其效力不及於財政部國有財產局。」本部同意上開司法院秘書長意見。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七十八年三月一日台(七八)內地字第六七三二九五號函
【要旨】簡化合作社社有不動產辦理土地登記作業
【內容】一、關於合作社處分社有不動產,應依左列(一)—(五)規定辦理:
(一)合作社處分社有不動產(包括共有物分割),應先經理事會通過,並報經社員(代表)大會議決,但無須報經主管機關核准。
(二)信用合作社處分其放款業務上承受之質押品係屬其業務行為之一部分,其申辦移轉登記,依財政部(六Ο)台財錢字第一九二八七號令釋「准由各社社務會議通過後處理之」辦理。
(三)信用合作社申辦抵押權移轉登記,社務會議通過後處理之。
(四)住宅公用合作社興建之住宅售予社員,屬業務之經營,應經理事會通過,但無須報經主管機關核准。
(五)住宅公用合作社興建之住宅售予非社員,屬處分社有不動產,而非業務之經營,應先經理事會通過,並報經社員(代表)大會議決之。茲為簡化並統一土地登記作業,上述各情形於辦理土地登記時,得比照土地登記規則第三十九條規定,由申請人於申請書適當欄註明「本案確依合作社法令規定完成處分程序,如有不實願負法律責任」並蓋章,免再檢附社員證明文件、社員(代表)大會決議文、或社務會議、理事會議紀錄等證明文件。
二、略。
(按:原土地登記規則第三十九條修正後為第四十二條)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七十八年一月九日台(七八)內地字第六六四三七七號函
【要旨】向法院拍賣取得不動產,如第三人就其拍賣效力提起異議之訴並由法院審理中,登記機關不得停止該建物申辦移轉登記
【內容】查申請停止他人不動產物權移轉登記應循司法程序訴請法院裁判,經法院囑託辦理查封登記,假扣押登記或假處分預告登記後,始得為之,為本部四十七年十月二十八日台內地字第一九一八Ο號函所明釋。至本部七十年七月三十日台內地字第二六Ο八三號函釋土地登記規則第四十九條第一項第三款「涉及私權爭執」,係指申請登記權利人與登記義務人或其他權利關係人間,尚有爭執而言。本案某甲取得系爭不動產物權係以強制執行方式取得,並已完成所有權移轉登記,雖某乙等人以該等建物涉及法院拍賣無效提起第三人異議之訴,正在二審法院審理中,尚不足以影響建物所有權人申辦建物所有權移轉登記予他人之法律關係,應非屬土地登記規則第四十九條所稱「涉及私權爭執」事項,故在未依首揭部函辦理查封、假扣押或假處分登記前,該管地政機關仍不能停止該建物所有權之移轉登記。
(按:原土地登記規則第四十九條修正後為第五十七條)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七十七年五月十日台(七七)內地字第五九○九○三號函
【要旨】返還價金之判決不得據以申請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
【內容】查契約解除,雙方互負回復原狀之義務,民法第二百五十九條定有明文,此項互負之義務,依同法第二百六十一條準用第二百六十四條之規定,於他方未為對待給付前,得拒絕自己之給付。又命原告為對待給付之判決,性質上僅限制原告請求被告給付所附加之條件,亦即債權人開始強制執行之要件,並非獨立之訴訟標的,尚無既判力,亦無執行力。本件台灣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之訴訟標的係返還價金之請求權而非移轉不動產所有權之請求權。本案原告依此確定判決單獨申請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揆諸上開說明,因其尚無既判力,亦無執行力,應另行取得執行名義始得辦理。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七十七年五月七日台(七七)內地字第五九四三一八號函
【要旨】依確定判決已登記完畢者,縱經再審判決廢棄原確定判決,應另取得回復權利之判決,再行請求執行
【內容】按確定之終局判決有執行名義,為強制執行法第四條第一項第一款所明定。又再審之判決係廢棄原確定判決者,當事人之法律關係,應回復未為判決確定前之狀態。原確定判決得為強制執行現尚在執行中者,執行程序如尚未終結,應即停止執行,撤銷已為之執行程序。惟若執行程序已經終結,則原確定判決縱經再審判決廢棄,當事人亦不得依據再審判決,請求回復已經執行終結之程序,此際再審原告僅得依據再審判決,另依一般訴訟程序取得回復權利之判決再行請求執行(司法院三三年院字第二七九一號解釋參照)。本件抵押權既經王○○依據法院確定判決申請塗銷登記完畢,則原確定判決之執行程序業已終結,林○○再依據廢棄原確定判決之再審判決申請回復抵押權登記,依照上開說明,應依一般訴訟程序另行取得執行名義。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七十六年十月二十三日台(七六)內地字第五四三二六七號函
【要旨】祭祀公業土地之處分得依規約辦理
【內容】按「祭祀公業土地之處分或設定負擔,得依土地法第三十四條之一第五項規定辦理。但規約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為祭祀公業土地清理要點第十九點所明定。本案祭祀公業蔡○○之規約,如已訂明土地處分之條件及程序,自得依其規約辦理。上開要點第十九點所稱「得依土地法第三十四條之一第五項規定辦理。」係指規約中未明定祭祀公業土地處分或設定負擔之規定者而言。
(按:「祭祀公業土地清理要點」業已廢止,另公布「祭祀公業條例」)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七十六年七月十七日台(七六)內地字第五二二三三二號函
【要旨】祭祀公業於辦理法人登記前承購土地,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應登記為派下員全體公同共有
【內容】按台灣關於祭祀公業之制度,於民法施行後,不再認其為法人(最高法院三十九年台上字第三六四號判例參照)。祭祀公業所有土地,於民法施行後,視為派下員全體公同共有。本件祭祀公業為重建祖祠,因合併使用需要所承購之土地,揆諸上開判例意旨,於其辦理財團法人登記之前,應依祭祀公業土地清理要點第二十三點之規定,登記為其派下員全體公同共有,如為表彰該土地係屬其公業財產之實質權利內容,可勸導其辦理財團法人登記後,再為所有權之移轉登記。
(按:「祭祀公業土地清理要點」業已廢止,另公布「祭祀公業條例」)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七十六年六月十五日台(七六)內地字第五○八七七九號函
【要旨】募建之寺廟未檢附寺廟登記證,其不動產之處分,仍有監督寺廟條例第8條之適用
【內容】按「監督寺廟條例之主要立法意旨,乃在監督寺廟及其財產、法物(監督寺廟條例第二條參照),故募建之寺廟,如非該條例第三條所列之寺廟,縱其財產及法物,未依同條例第五條之規定辦理登記,其財產之處分或變更,似仍有同條例第八條之適用。」前經本部六十九年十月三十日台內民字第五三四四Ο號函示有案。本件新竹縣新埔鎮文昌祠,如為募建之寺廟,縱未檢附寺廟登記證,仍可參照前揭函示辦理。惟該文昌祠所有土地,究為神明會之財產,或為公廟性質之財產,請查明具體文物資料後,本於職權認定。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七十六年三月二日台(七六)內地字第四八○五二三號函
【要旨】以死亡業主姓名記載之土地,應視其實質判定為公業或私業所有
【內容】一、查日據時代舉辦土地調查時,有以死者業主姓名予以記載,依據大正元年控民字第一五Ο號及第一五一號函判例,不問其有無管理人存在,並非當然認定其為公業,應視其實質如何,而判定為公業抑或私業(台灣民事習慣調查報告第七二四頁參照)。本件土地總登記申報書所申報之所有權人為「亡業主蘇宅管理人蘇○○」,且現行土地登記簿亦登記為「所有權人蘇宅管理人蘇○○」,申請人如經檢附民政機關核發之祭祀業公號蘇宅派下員名冊、系統表、規約及財產清冊,並檢具經嘉義市政府依據申請人之切結予以證明登記權利人蘇宅係屋號非自然人及其確有祭祀公業之實質等文件,申辦所有權人名義更正登記,地政機關仍應依前揭說明就其申請是否改變原登記所示之法律關係及妨害登記之同一性予以審查。至「蘇宅」究係屋號或自然人,可依日據時代土地登記簿、戶口調查簿及其他有關資料予以查明處理。
(按:「祭祀公業土地清理要點」業已廢止,另公布「祭祀公業條例」)
二、本部七十年七月十日七十台內民字第三三Ο九二號函與修正「祭祀公業土地清理要點」規定相牴觸,應予停止適用。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七十六年二月二十六日台(七六)內地字第四八○五二四號函
【要旨】以「嘗」、「公業」或「祖嘗」辦理登記之土地應列入祭祀公業土地清冊中管理
【內容】關於以「祖公烝」、「百世祀業」、「公田」、「大公田」或「公山」等用詞及以「嘗」、「公業」或「祖嘗」之稱謂辦理登記之土地,依台灣民事習慣調查報告,既認其亦為祭祀公業之稱謂(第七二五頁參照),不論是否設有管理人,仍請列入祭祀公業土地管理清冊中管理;又此項土地在依祭祀公業土地清理要點清理時,無須強制其辦理更正為祭祀公業名義。
(按:「祭祀公業土地清理要點」業已廢止,另公布「祭祀公業條例」)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七十六年一月二十一日台(七六)內地字第四六九九二五號函
【要旨】持憑本訴與反訴同時判決之判決書,可就本訴部分判決先行辦理登記
【內容】按本訴與反訴係各別之訴訟,自得為各別之判決,本案法院雖就本訴與反訴同時判決,亦應屬個別獨立之訴訟判決。從而本訴原告申請就本訴部分之判決先行辦理登記,尚非法所不許。至反訴部分之判決以標的物已有查封登記而未能再依判決為抵押權設定登記,宜由當事人循司法途徑另行解決。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七十五年十二月一日台(七五)內地字第四六一二二四號函
【要旨】祭祀公業土地清冊之格式,由省、市地政機關依需要自行訂定
【內容】為加強祭祀公業土地之清理,地政機關對祭祀公業土地應造冊管理,為本部七十五年十一月十八日台(七五)內地字第四五Ο三二三號函修正之「祭祀公業土地清理要點」第二十四點所明定,至有關清冊之格式,因各地祭祀公業土地狀況或有不同,宜由省市地政機關各按其需要自行訂定。
(按:「祭祀公業土地清理要點」業已廢止,另公布「祭祀公業條例」)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七十五年十月六日台(七五)內地字第四四五八一四號函
【要旨】和解筆錄中有未到期之給付者,俟清償期屆至時,始有給付之義務
【內容】一、案准司法院秘書長七十五年九月二十四日七五秘台廳(一)字第一六九一號函以:「上述和解筆錄,和解內容第一項關於土地及其地上建物所有權之移轉,林○○得隨時申請辦理登記,至第二項未到期之給付,則應俟清償期屆至時,林○○始有給付之義務。」
二、本部同意前開司法院秘書長意見。本案林○○為其依和解筆錄申辦所有權移轉登記,請依說明一、辦理。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七十五年八月二十八日台(七五)內地字第四二九八八○號函
【要旨】縣有土地作價投資自來水公司後,縣政府撤銷投資,申請為縣有登記,應以移轉登記方式辦理
【內容】案經本部邀同法務部、貴處等有關機關會商獲致結論如下:「查『依本規則登記之土地權利,除本規則另有規定外,非有法律上原因,經法院判決塗銷確定後,登記機關不得為塗銷登記。』為土地登記規則第七條所明定。本案高雄縣有土地前經作價投資予台灣省自來水公司,並經辦竣所有權移轉登記為該公司所有。嗣後高雄縣政府因開闢道路為減輕徵收費用負擔,擬撤銷作價投資而為塗銷登記,回復產權為縣有乙節,核與上開規定不合,應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七十五年三月十五日台(七五)內地字第三九○六四○號函
【要旨】二獨立法人之公司合併,被合併公司之不動產應以移轉登記方式由合併後存續公司承受
【內容】按公司係以營利為目的,依照公司法組織、登記、成立之社團法人(公司法第一條參照)。又「因合併而消滅之公司,其權利義務,應由合併後存續或另立之公司承受」,公司法第七十五條定有明文。是以公司合併,其因合併而消滅之公司原有之財產,應由合併後存續或另立之公司承受:有關不動產權利之承受,自應以移轉方式為之,惟其因移轉所生之稅賦,得依獎勵投資條例第三十八條之規定辦理。本案青○鞋業股份有限公司因合併增資申請合併宜○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縱該二公司申請合併前、後之董事、監察人均相同,惟仍為二個獨立之社團法人,被合併之公司,其法人人格因之而消滅,是以其產權應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不得以更名登記方式辦理。 
(按:獎勵投資條例第三十八條修正後為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第十五條)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七十五年二月十五日台(七五)內民字第三八三八○一號函
【要旨】祭祀公業之管理規約不得訂有各房分別所有及持分比率
【內容】案經函准司法院秘書長七十五年一月二十四日(七五)秘台廳(一)字第Ο一Ο五二號函略以:「按祭祀公業之財產,屬其派下所公同共有(最高法院三十一年上字第一四九號,三十九年台上字第三六四號、四十年台上字第九九八號判例),所謂公同共有,係指依法律規定或契約,成一公同關係之數人,基於其公同關係而共有一物,故公同共有即無應有部分可言。本件祭祀公業蕭○○管理暨組織規約第七條訂定祭產為派下各房個別所有及其持分比率,即與祭祀公業為公同共有之性質有違。又其第八條第一項規定公業解散後各派下員對祭產土地之應有持分權依照第七條規定辦理之。似亦與祭祀公業之性質不合。」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七十五年一月十四日台(七五)內地字第三七六四一四號函
【要旨】祭祀公業土地移轉調解事件,當事人僅與管理人之一調解時,調解不合法;如再與未參與調解之其他管理人續行調解,可補正不合法之欠缺
【內容】一、案經函准司法院秘書長七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七四)秘台廳(一)字第Ο一九三七號函復略以:「(二)據台灣高等法院七十四年十二月十七日七四劍文簡字第一六二三一號函轉據台北地方法院板橋分院七十四年十二月五日北板分曜文字第六Ο二三一號函報稱:『該院七十二年調字第七十二號土地所有權移轉登記事件,祭祀公業游○○派下全體,曾授權游○何、游○柏、游○墩、游○東及游○派六位管理人處理系爭座落中和南勢角段頂南勢角小段二四七—二四號等土地出售事宜(包括訂立契約、辦理過戶等一切行為),有聲請人楊謝○○等提出之授權書、祭祀公業游○○土地出售同意書可稽。嗣全體管理人與聲請人等簽訂土地買賣所有權移轉契約書並收受價金後,拒絕辦理土地所有權移轉登記,聲請人等乃以管理人之一游○何一人為相對人,於七十二年九月十四日在該院成立調解。按祭祀公業設有管理人者,管理人如有數人,應共同以自己名義代表派下全體起訴或被訴,不得由其中一人單獨為之(本院三十六年院解字第三三二八號解釋參照)。該院七十二年調字第七十二號調解事件,僅管理人游○何一人參與調解,揆諸首開解釋,其調解固不合法,惟聲請人等嗣另以未參與前次調解之管理人游○派、游○東、游○墩、游○山及游○郎(游○柏死亡改任)五人為相對人,就除二四七—四地號外之系爭土地復於七十四年五月二十九日在該院成立調解。依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八條:『於能力、法定代理權或為訴訟所必要之允許有欠缺之人所為之訴訟行為,經取得能力之本人,取得法定代理權或允許權之人,法定代理人或有允許權人之承認,溯及於行為時發生效力』之規定,則前該七十二年調字第十二號調解事件,因全體管理人未參與調解所生行為之瑕疵,已由未參與前次調解之其餘五位管理人在七十四年調字第五十二號調解事件,續行調解,應足認其有默示承認前開瑕疵之行為而補正該欠缺:該七十二年調字第七十二號調解程序,既經補正欠缺,即溯及於行為時、標的同一範圍內,應可視同全體管理人皆參與調解,而調解成立日期應溯及七十二年調字第七十二號調解筆錄成立之日即七十二年九月十四日發生效力。』等語。(三)經核前項陳報尚無不合。」
二、本部同意上開司法院秘書長意見。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七十四年十一月十八日台(七四)內地字第三六三九五八號函
【要旨】共有土地共有人為使建物所占之基地面積與其應有持分相當,應就持分差額辦理移轉登記
【內容】一、查數人按其應有部分,對於一物,共同享有所有權之狀態,謂之分別共有。所謂應有部分,即一個所有權有幾分之幾之意,係抽象的存在於共有物之任何一部分,而非具體的侷限於共有物之特定部分。本案○○建設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與林○○女士申請就同一土地之應有部分相互交換,依上開說明,並無交換之實質意義。倘其行為之目的,係因彼此交換建物後,為使建物所占之土地面積與其應有之持分相當,則應僅就其土地持分之差額辦理移轉登記。至當事人各已就原土地全部持分申報移轉現值,並繳納土地增值稅乙節,核與平均地權條例第三十六條、第四十七條之規定未盡相符,應請當事人就土地持分之差額,重行申報土地移轉現值,並退還其溢繳之土地增值稅。
二、右開見解經函准法務部七十四年十一月四日法七四律字第一三四二四號函同意。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七十四年八月三日台(七四)內地字第三三五九六四號函
【要旨】法院核發之「不動產權利移轉登記請求權證明書」,僅得請求登記義務人辦理移轉登記,不得以該證明單獨申請移轉登記
【內容】一、案經函准法務部七十四年七月二十四日法七四律九ΟΟ二號函轉准司法院秘書長七十四年七月十九日(七四)秘台廳(一)字第Ο一五一號函略以:「為執行名義之判決,係命債務人為一定之意思表示而不表示者,視為自判決確定時已為其意思表示,強制執行法第一百三十條前段定有明文。故命為不動產移轉登記之判決確定後,除該不動產有依法不得移轉或不能移轉登記之情形外,債權人自得持憑確定判決,請求地政機關辦理移轉登記。至債權人持有法院核發之『不動產權利移轉登記請求權證明書』者,僅得請求移轉登記義務人辦理移轉登記,並不得以該證明書逕向地政機關辦理移轉登記,其於辦理移轉登記前,並未取得該不動產之所有權。」
二、本部同意上開司法院秘書長函意見。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七十四年七月十五日台(七四)內地字第三三一一七八號函
【要旨】法院拍賣之工業用地,承買人得持憑權利移轉證書,申辦產權移轉登記
【內容】查強制執行法第九十八條規定「拍賣之不動產,買受人自領得執行法院所發給權利移轉證書之日起,取得該不動產所有權」,故經法院依強制執行法規定拍賣之工業用地,承買人既已取得權利移轉證書,依上開法條規定,應准其辦理產權移轉登記。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七十四年五月二十一日台(七四)內民字第三○八二三四號函
【要旨】已拋棄派下財產權之人,仍得依法院確定判決請求補列為祭祀公業派下員
【內容】按民政機關受理公告祭祀公業派下全員名冊期間,經權利關係人提出異議並訴請法院裁判者,應依確定判決辦理,本部函頒祭祀公業土地清理要點第五點訂有明文,又本部六十九年七月二十一日台內民字第三二七五三號函釋:「查派下權乃派下員對於祭祀公業所有權利及義務之總稱,派下員對祭祀祖先之義務係身分權之一種,應不得出售或讓與,故本案派下員之派下財產權雖讓渡他人,但仍應列入派下全員名冊及派下系統表而予辦理公告徵求異議。」本案原告周塗○等九人訴請被告周○、周謝○、周彬○等人應補列為祭祀公業周可安派下員一案,既經最高法院確定判決准予補列,即應依據確定判決意旨,將原告九人及被告三人全部列入該祭祀公業派下全員名冊中,至被告周謝○、周彬○兩人,如確定已拋棄其派下財產權時,僅生該兩人及其繼承人對於祭祀公業財產喪失分配請求權之效果而已,民政機關亦可於核發派下全員名冊中註明其拋棄之事實及日期。
(按:「祭祀公業土地清理要點」業已廢止,另公布「祭祀公業條例」)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七十三年九月二十五日台(七三)內地字第二六一一四八號函
【要旨】法院確定判決第三人之不動產應移轉或設定於債權人,該債權人應繳納各項稅費後申請登記
【內容】一、案經本部函准司法院秘書長七十三年九月十三日秘台廳(一)字第六九六號函以:「基於確定判決,或依民事訴訟法成立之和解或調解,第三人應移轉或設定不動產物權於債務人者,執行法院得因債權人之聲請,以債務人之費用,通知登記機關登記為債務人所有後執行之,強制執行法第一百十六條第二項定有明文。又本條所稱債務人之費用,除辦理登記所必須之費用外,尚包括債務人應負擔之稅捐在內。」
二、本案如屬前開規定之登記者,登記機關應於債權人繳納登記有關稅費及債務人所應負擔之稅捐後,辦理所有權移轉及查封登記。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七十三年八月二十二日台(七三)內地字第二五○四九八號函
【要旨】輔助勞工建購住宅貸款設定抵押權之土地及建物申辦贈與移轉登記,應徵得國宅機關之同意
【內容】按人民承購政府興建或貸款自建之國民住宅,居住滿二年後,經該管國民住宅主管機關之同意,得提前清償國民住宅貸款本息後,將該住宅及基地出售、出典、贈與或交換,其承購、承典、受贈或交換人應以其有購買國民住宅之資格者為限。國民住宅條例第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二十八條已有明定。本件政府輔助勞工貸款建購之住宅,其性質係屬國民住宅之一種,從而申請人就輔助勞工建購住宅貸款而設定抵押權之土地及建物,申辦贈與移轉登記,應受上開國民住宅條例規定之限制。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七十三年五月二十九日台(七三)內民字第二三○四七九號函
【要旨】祭祀公業派下員經公告確定,仍可拋棄派下權,惟其效力不溯及既往
【內容】主旨:祭祀公業派下員縱經公告確定,仍可拋棄其派下權,惟其效力僅對將來發生,並不溯及既往。
說明:關於祭祀公業派下員經公告確定後再行拋棄其派下權,可否照准一案,因涉及民事法令疑義之解釋,先後經洽據司法院秘書長及法務部,函復如主旨。
附:法務部七十三年五月七日法七三律字第四七八八號函
派下權乃派下對於公業所有之權利及義務之總稱。如「台灣私法」所述,祭祀公業之派下權,當初絕對不得處分或讓與。惟至後代,公業以祭祀為目的之根本性質逐漸沖淡,而公業財產之收益逐漸受重視,派下權遂可基於派下本身之自由意思予以處分或讓與,但以限於同一公業之派下間始生效力。換言之,繼承公業派下員,可拋棄該祭祀公業之繼承權,其應繼分應歸屬於該派下其他同一順序之繼承人。又祭祀公業之派下或系統原因缺乏戶籍依據時,行政機關始以公告方式發起證明,而此證明僅係提供登記機關作為參考資料,無法律上之效力可言(參照台灣民事習慣調查報告第七四Ο頁至第七五四頁)。故本件祭祀公業派下員縱經公告確定,似仍可拋棄其派下權。
附:司法院秘書長七十三年五月十四日七三秘台廳(七三)字第Ο三二二號函
按祭祀公業係以祭祀祖先為目的而設立之獨立財產,惟晚近公業以祭祀為目的之性格已趨淡薄,故舊習慣上有所謂「歸就」,即祭祀公業之派下,得對同一公業派下之一人或數人,讓與其派下權,自該公業脫離,依同一法理,派下員拋棄其派下權,似不在禁止之列,惟其效力僅對將來發生,並不溯及既往。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七十三年四月二十七日台(七三)內地字第二二○九五七號函
【要旨】查封拍賣之不動產,如有欠繳或應繳未到期之工程受益費,應依照工程受益費徵收條例第6條第3項規定辦理後,始得辦理移轉登記
【內容】經查封拍賣之土地及其改良物,如有欠繳或應繳未到期之工程受益費,應確實依照工程受益費徵收條例第六條第三項之規定辦理後,始得辦理移轉登記。本案陳建○君由法院拍賣取得土地後未依工程受益費徵收條例第六條第三項規定辦理,即准予辦妥移轉登記,請查明缺失,並加強各單位間之連繫協調。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七十一年七月十四日台(七一)內地字第八八五八二號函
【要旨】持憑法院不動產移轉登記證明書單獨申請持分移轉,登記機關應依重測後之土地標示辦理登記
【內容】按地籍圖重測後之土地,原則上應視為重測前原有之土地,....。本案法院拍賣雖以重測前之土地標示為標的,惟台灣台中地方法院七十年度聲字第八一八號民事裁定書文內敘及本案之債權人向該院執行處聲請拍賣時,所提土地登記簿謄本已經註明:「本筆土地業經重測公告確定,土地標示以公告確定者為準,本謄本僅供參考。」故拍定人持憑法院不動產移轉證明書單獨申請持分移轉登記,地政機關應逕依重測後之土地標示辦理。
------------------------------------------

【公布日期文號】 財政部七十年九月十九日(七○)台財稅字第三七九八四號函
【要旨】凡於69年11月10日「台灣地區土地房屋強制執行聯繫辦法」修正發布前,取得法院拍賣之不動產,可憑執行法院核發之權利移轉證明書辦理權利變更登記,免依修正後第10條規定辦理
【內容】查「台灣地區土地房屋強制執行聯繫辦法」第七條、第十條及第十二條,業經行政院於六十九年十一月十日會同司法院修正公布,在上開辦法修正前,法院執行拍賣之不動產,在拍定當時既未規定應檢附稅捐機關核發之完稅證明,其於拍定後辦理登記時,應憑法院核發之移轉證明書,辦理產權移轉登記,免依修正後之第十條規定辦理。本部七十年一月二十六日(七Ο)台財稅字第三Ο六六二號函有關法院執行拍賣之不動產尚未辦妥移轉登記者,應適用修正後第十條規定辦理一節,應變更為在該辦法第十條修正前業經法院拍定之不動產,免依修正後第十條規定辦理。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七十年三月五日台(七○)內地字第九五六七號函
【要旨】提存人已完成對待給付,債務人縱因另案判決確定,禁止其向提存所收取金錢債權,不影響原提存之效力
【內容】一、案經轉准法務部七十年二月十七日法七Ο律五二四號函略以:「(一)按合法之提存,提存人與提存所間成立寄託契約及為第三人之契約。金錢寄託推定為消費寄託,故提存人將金錢依法提存時,金錢所有權同時移轉於提存所(民法第六百零三條參照),提存人即已完成對待給付。縱因另案判決確定,法院依強制執行法第一百十五條第一項之規定,禁止債務人向提存所收取其金錢債權,並不影響原對待給付之履行完成。(二)周憲彥等如認施君謀未依債務本旨為提存,似應由當事人循民事途徑訴請解決。」
二、本部同意上開法務部意見。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六十九年五月二十二日台(六九)內地字第九二六九號函
【要旨】調解書內容及附圖記載同意交換土地位置與分割地號四至不同,且對造人不會同辦理登記,應訴請司法機關裁判確定後辦理登記
【內容】查法院核定之民事調解書具有執行名義,為鄉鎮調解條例第十五條第二項前段所明定。本案既經下營鄉調解委員會調解該調解書並經法院核定,雙方應依調解書內容會同申請登記,惟調解書內容及附圖所示同意交換土地位置顯與地籍分割後之地號四至不同,且對造人不會同辦理登記,應訴請司法機關裁判確定後再據以申請辦理登記。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六十九年三月四日台(六九)內地字第一○七五五號函
【要旨】土地與股票互相移轉,得準用買賣移轉登記辦理
【內容】查依法公開募集,發行之公司股票為有價證券之一種,證券交易法第六條定有明文。本案當事人雙方約定以土地與股票互相移轉,係屬民法債編第二章第二節之互易行為,依同民法第三百九十八條規定「當事人雙方約定互相移轉金錢之外之財產權者,準用關於買賣之規定。」從而該土地部分,得準用買賣移轉登記辦理。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六十八年十二月八日台(六八)內地字第四五二七九號函
【要旨】財產管理人非經法院許可,不得處分失蹤人不動產
【內容】查非訟事件法第五十五條規定:「財產管理人應以善良管理人之注意保存財產,並得為有利於失蹤人之利用或改良行為。但其利用改良致變更財產之性質者,非經法院許可,不得為之。」依據上開規定,財產管理人對於所管理之財產,其利用或改良行為必須基於有利於失蹤人,且可保存其財產為目的,至於財產處分移轉,難謂為利用或改良行為,且有違善良管理人應注意及保存財產之義務,故財產管理人不得處分失蹤人之不動產。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六十八年五月四日台(六八)內地字第一六五七九號函
【要旨】原告勝訴之確定判決仍有拘束被告之繼承人移轉登記之效力
【內容】本案聯合勤務總司令部依據與系爭土地之被繼承人陳水○間之所有權買賣移轉契約書,以繼承登記名義人陳劉○、陳照○為被告,訴請法院判決為所有權移轉登記,並獲有勝訴確定判決,雖訴訟繫屬後,被告等以與陳添○等五人成立和解,塗銷原繼承登記並辦理繼承權回復登記為陳劉○、陳添○等七人所有,惟查陳添○等均為陳水○之繼承人,依照民法第一一四八條及民事訴訟法第四Ο一條規定,自仍受該確定判決之拘束。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六十六年三月二十五日台(六六)內地字第七二一四五八號函
【要旨】單純受讓該權利標的物之人非確定判決效力之所及
【內容】一、關於民事訴訟法第四Ο一條確定判決對於訴訟繫屬後當事人之繼受人亦有效力之疑義,經函准司法行政部六十五年一月二十日台(六六)函民ΟΟ五五四號函檢送最高法院六十一年度第四次民庭庭長會議決議紀錄及六十一年度台再字第一八六號判例到部。
二、本案訴訟確定判決係在最高法院六十一年度第四次民庭庭長會議之後,有關民事訴訟法第四Ο一條第一項前段規定之解釋,自應參考最高法院民庭庭長會議決議及六十一年度台再字第一八六號判例。本件訴訟既本於確認買賣契約,請求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自係以對人之債權關係為其訴訟標的,而訴外人係單純受讓權利標的物之人,並未繼受該債權關係中之權利或義務,原確定判決之效力,自不及於訴外人。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六十四年十二月三十日台(六四)內地字第六六二一一五號函
【要旨】土地經兩次拍賣,新拍定人得持憑法院權利移轉證書代為辦理移轉登記
【內容】系爭土地既經法院拍賣由原告拍定取得,在未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為原告所有之前,復由原執行法院再行查封拍賣,由申請人拍定,如原拍定人原告怠於聲請登記,得由申請人敘明事由,持憑執行法院發給之權利移轉證書,代為聲請移轉登記為原告名義後辦理移轉登記為申請人所有,至兩次移轉之契稅,仍應依法申繳。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六十一年十月九日台(六一)內地字第四八一六八六號函
【要旨】名稱及信徒不同之寺廟土地變更登記應為所有權移轉登記
【內容】查本案清和宮及元帥廟等名稱既有不同,信徒亦不同,其將元帥廟之土地變更為清和宮所有一節,應為所有權移轉登記。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五十九年十二月十一日台(五九)內地字第三九四八一四號函
【要旨】日據時期和解書記載系爭土地之登記應於一個月內為之,無消滅時效規定之適用
【內容】一、案經函准司法行政部五十九年十一月十八日台(五九)函民字第八三四Ο號函略以:「一、查本件日據時期法院和解書內所載一個月之期間,應認係登記義務之履行期間,而非登記人之權利存續期間,似無消滅時效規定之適用。」等由。
二、本部同意上開司法行政部之意見。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五十九年六月十日台(五九)內地字第三六八三九七號函
【要旨】持憑已完成消滅時效之判決書申辦登記,如登記義務人未為拒絕移轉之抗辯者,應准予辦理
【內容】一、案經函准司法行政部五十九年五月二十日台(五九)函民決三六二六號函以:「查本件土地登記聲請人所提:『請求權之消滅時效完成後民法第一四四條第一項僅認債務人有拒絕給付之抗辯權,非使請求權當然消滅。』故本件聲請土地登記如登記義務人未為拒絕移轉之抗辯者,地政機關似應予辦理。」
二、本部同意上開司法行政部之意見。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五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台(五四)內地字第一九一○六○號函
【要旨】已完成拍賣,承買人不得解除買賣
【內容】一、案經本部函准司法行政部五十四年十二月七日台(五四)函民七二二五號函:「查本件債務人所有坐落高雄縣○○鎮○○段○○號土地,經台灣高雄地方法院公告拍賣拍定,由拍定人買受,並經該院核發權利移轉證書,依強制執行法第九十八條規定該拍定人自領得權利移轉證書之日起取得所有權,雖未經地政機關辦畢移轉所有權登記,但已取得不動產物權之效力,且買賣契約為取得物權前之法律行為,早已履行完成,自不許拍定人因已與債務人私行和解抵押債務而有請求解除買賣契約之餘地。」
二、本部同意上開司法行政部之意見。

-------------------------------------------
【公布日期文號】 行政院五十四年六月十二日台五十四內字第四一○○號令
【要旨】日據時期買受土地,於光復後仍由原出賣人登記所有權者,應向原出賣人請求移轉登記
【內容】一、經交據內政部會商司法行政部議復稱「查台灣省民於日據時期買受之不動產,於光復後仍由原出賣人登記為其所有者,買受人僅得向原出賣人請求為所有權移轉登記,而不得提起塗銷登記之訴,前經最高法院著有判例(五十二年台上字第一Ο四一號),本案土地原所有權人於日據時期贈與受贈人為業,光復後辦理總登記時贈與人仍將各該土地登記為其所有,依照前開最高法院之判例,受贈人等僅得向贈與人或其繼承人請求為所有權移轉登記,而不得提起塗銷登記之訴,原判決判令贈與人之繼承人等將土地所有權之總登記塗銷後分別辦理移轉登記與受贈人等,自屬可議,惟該判決業經確定,救濟之道祇能其關於命為塗銷總登記部分為無意義之判決,可逕依判決主文後段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
二、應依議辦理。
------------------------------------------

【公布日期文號】 內政部五十三年一月十四日台(五三)內地字第一三二五六二號函
【要旨】拍賣之不動產如為第三人所有,則拍賣無效,不應准許辦理登記
【內容】查強制執行中拍賣之不動產為第三人所有者,其拍賣無效(參照司法院第五七八號解釋)。如以此項拍賣為原因聲請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時應不准許。本案土地依原函所附土地登記簿抄本所記載之假扣押登記債權人黃蔡○○、債務人李張○○,而所拍賣之不動產亦為嘉義縣○○鎮二○○段○○號土地,其債權人亦為黃蔡○○,如兩案之原因事實相同,李張○○又係連帶債務人之一,則執行法院所為之拍賣即無錯誤,應准予登記。惟查原因所附之權利移轉證書附註欄內載明李張○○係李○○之妻,如其夫妻間係法定財產制,而該土地又非李張○○之特有財產或原有財產,依照民法第一千零十七條第二項之規定,應屬乃夫李○○所有,李張○○縱非債務人,執行法院以對李○○之執行名義,將該土地查封拍賣,當無不合自應准予辦理登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