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整理 (1560期)
新奇美成軍股價值多少?
去年十一月十四日群創與奇美電宣布合併,被外資圈認為是超完美結合的新奇美,一直備受矚目,而奇美電、群創宣布合併至今,不管是合併速度或業績,都沒讓市場失望。先是在一月中宣布合併的時程提前至三月十八日,讓市場見識到新奇美整軍的效率;接著奇美電、群創公布二月份營收,合計衝破四○○億元,已超出友達七○億元,兩家公司的合計營收,在二月的淡季中,一舉躍上國內面板龍頭。
雖然目前群創與奇美電仍正處於合併階段,但一般分析,群創、奇美電的整併過程,可望比當年友達併廣輝來得順利許多,因為兩者整合的衝突不大,效益可望快速發揮,外資圈對新奇美(群創)的獲利預估,已是一路上修。摩根大通就預估,今年新奇美每股盈餘可望上看三元,比一般市場預估的平均二.二元,還要高出許多,明年的每股盈餘預估則將上看四.三元。摩根大通證券分析師林良俊也指出,新奇美的成軍,不僅縮小了台廠與韓國兩大面板廠市占的差距,也同時讓小廠的成本結構愈來愈不具優勢,這已經不是透過產能擴充就可以扭轉的趨勢,新奇美大者恆大的效應,已正帶動整個產業的質變與量變。
目前看來,群創與奇美的合併,是來得早不如來得巧,一般預估,上半年面板產業景氣無虞,新奇美(群創)三月十八日正式合併後,至少可以在第二季正式展現實績,而這也是外資在合併前,已積極加碼奇美、群創股票的原因。而外資從市值權重的角度分析,由於目前外資持有新奇美的權重仍落後友達近一個百分點,並對新奇美持股處於嚴重減碼的水準,隨著新奇美(群創)成軍,市占率躍居國內面板龍頭後,只要合併過程中沒有太大的問題,外資勢必先買足第一、有餘力再加碼第二,新奇美將是接下來外資要布局面板產業的首選,「票房被分散」,已是友達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再者,全球LCD TV大廠委外代工趨勢已相當確立,帶動三~五年內LCD TV代工呈現高成長的趨勢將不是問題,能夠掌握規模經濟與垂直整合優勢的業者勢必勝出,而鴻海在全球掠奪代工訂單的實力已是有目共睹,新奇美(群創)今年挾著母公司鴻海的加持,在LCD TV代工的成長勢必可期。去年群創在TV代工訂單不到一百萬台,今年預估將成長到至少一○○○萬台上下,最慢明年,群創並相當有機會擠下冠捷,成為LCD TV代工市場龍頭。 不過,在樂觀的一面之下,新奇美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是,因應合併所產生的債務,將是今年很大的一個負擔。根據預估,新奇美第一季的總體負債將從二七○億元驟增到二七○○~二八○○億元,為了降低龐大的債務,新奇美下半年可能必須進行籌資以降低負債,加上若下半年面板價格反彈暫時趨緩,這二大因素,將是新奇美股價後市是否進一步上漲的最大風險。
股名 |
支撐 |
壓力 |
股名 |
支撐 |
壓力 |
訊舟(3047) |
25 |
30.1 |
榮剛(5009) |
20.5 |
25 |
德宏(5475) |
10.5 |
15 |
宏捷科(8086) |
40 |
55 |
雷凌(3534) |
110 |
127 |
東台(4526) |
25.5 |
30~35 |
新紡(1419) |
32.5 |
42 |
佳醫(4104) |
68 |
82 |
台光電(2383) |
23.8 |
30 |
雷科(6207) |
33.3 |
40 |
增你強(3028) |
18.5 |
24.5 |
為升(2231) |
61 |
79 |
台股領頭羊投資新趨勢
有幾個角度值得觀察~~
一、之前的震央在歐洲,但是北歐國家當中創新高者卻是最多,不久前才傳出,國際金融大鱷正要狙擊英鎊,結果英國股市卻領先創新高,這種現象似乎意味著景氣尚未真正的復甦,各國政府都不敢掉以輕心,必需挺身而出將空頭氣焰壓下去。倘若果真是這種心態,則全球救市退場,就不可能太快,而時間拖得越久,二○○九年釋放出的龐大資金所產生的乘數效應將越大。
二、國際股市上漲,尤其是美國股市創新高,已經帶給外資回補台股的壓力,三月分外資再度買超台股四四九億元,台幣也再度突破三二元到三一.七八五,只要美股繼續盤堅,外資對台股將持續買超。
三、台灣央行正在努力趕熱錢,但是熱錢持續進來,台幣依然升值;政府又接二連三的對房地產降溫,媒體報導,最近看屋的人數降了三成,但是目前長期低利率趨勢未變,倘若房地產不能買,這一些龐大游資當然只好到股市中尋寶。
四、目前全球景氣最看好者首推中國,之前經過二度調升存款準備率的利空測試,深滬股市整理姿態仍相當高,倘若市場所預期的第三度調升存款準備率依然打不下來,就有可能正式展開基本面行情。
倘若以中、美、歐三個市場來看,中國最具基本面的成長實力,現在先由美、歐輪創新高,先熱熱場,台股就能重新回到季線,倘若中國這一張王牌也打出來,台股應該就有再創新高的實力。
本 期 潛 力 股 |
|
榮剛 (5009) |
產能滿載,加上庫存跌價損失回沖拉升毛利率,EPS上看2元。 |
中美晶 (5483) |
需求強勁,年初漲價3%~10%,上半年接單滿載,法人預估今年每股獲利可達4元。 |
德宏 (5475) |
玻纖紗缺貨持續漲價,第二季產品價格還有調漲空間,下游需求強勁,今年營運現轉機。 |
台光電 (2383) |
銅箔基板連續調漲,目前產能吃緊,今年EPS 3元。 |
志聖 (2467) |
幕前在手訂單達10億元,估今年EPS約2元。 |
雷科 (6207) |
受惠被動元件擴產,設備訂單大增,且包材產能利用率滿載,估EPS 4.5元,本益比偏低。 |
宏捷科 (8086) |
受到3G手機PA與光纖用需求成長,3月起出貨將明顯增加。 |
雷凌 (3534) |
合併誠致解決產品線過於單一的問題,將成為完整的無線與有線寬頻晶片大供應商。 |
新紡 (1419) |
都會資產價值壓不住,3/17天母聖道兒童之家標售可望再創新高價,新紡1.5萬坪士林廠價值看漲。 |
訊舟 (3047) |
前2月營收年增率72.5%,第2季智能電表無線模組與LCD TV傳輸模組將出貨,今年EPS上看3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