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Q2EPS低於預期上半年賺近1股本**
Q2獲利1343.6億 季-3.8% 年+11.2% EPS 5.18 元 低於市場預期
三率三降皆符預期:毛利率50%(52.4%) 39.1%(41.5%) 36.1% (38.6%)
上半年獲利2740.49億年+15.2% EPS 10.57元
Q2製程出貨占晶圓銷售金額 5奈米:18% 7奈米:31% 16奈米:14% 28奈米:11%
成長動能:高效運算+12%.車用電子+12% 智慧機-3%.物聯網-2% 消費電子-12%
**台積電展望 不排除任何設廠.合作可能性**
Q3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27.9元計算
3奈米今年會進行試產 明年下半年量產
2020~2025營收的年複合成長率會在10%~15%
Q1股利2.75元 未來幾季股利會維持增加
代工價堅持不漲!台積電:盼與客戶同成長
**航運股下週行事曆**
7/19(一) 陽明線上法說會
7/20(二)陽明新股.萬海股東會
7/21(三)長榮股東會.解禁日
7/21(三)台航融券強制回補
7/23(五)裕民融券強制回補
**航運股被列處置 理由?情況?**
長榮:二次禁閉 注意股:陽明.台航.台驊投控
30個營業日收盤價漲幅>100%
60個營業日收盤價漲幅>130%
90個營業日收盤價漲幅>160%
近6個營業日(含當日)累積收盤價漲跌>25%
當日週轉率10%↑
近6個營業日(含當日)累積週轉率>50%
本益比為負值或達80倍↑
股淨比達8倍↑
**美債殖利率下半年走升 台股如何應對?**
經濟復甦慢慢來 Fed升息再延後
下半年疫情趨緩 美債殖利率將升台
中國壓抑改寬鬆 原物料報價再創高
今年下半年誰成長誰衰退?決定多空
**全球最大:中國碳交易市場(16)啟動**
碳排放交易:政府確定碳排放總額 分配到企業 企業實際排放高於或低於配額 都可到市場上交易
碳排放制度:碳排放量<限額 (可以拿去交易) 碳排放量>限額 (罰款或購買其他公司碳權)
碳價長遠由經濟與產業發展決定 近2年試點運行平均碳價約40元人民幣
碳交易配額是根據企業實際的排放量 並依據”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所計算
陸反而增更多汙染產業(可低價取得更多碳排放量)
**中國嚴查碳交易數據真實性!理由?**
中國碳權交易未如預期6月底上線 延期至7/16 >內蒙古鄂爾多斯高新材料公司虛報碳排放額度 違法造假將沒收所得 並罰款1000萬人民幣
個股(7/16收盤、節能減碳績效、估今年EPS):
1.中鋼:36.35、過去10年投入114億 完成1163件減碳專案、3.1
2.華紙:28.2、兩岸三地共有3萬公頃的造林面積、2
3.台泥:51.5、透過製程轉換 預計2030年減碳64萬公噸、3.6
4.台塑:104.5、節能投資299億 每年降低碳排放1309萬噸、7
5.台達電:319.5、2019年主廠區44%使用再生能源 估2030年進入碳中和 100%使用再生能源、13
**航運鋼鐵相關個股檢視**
個股(7/16收盤、今年一度漲、波段跌、停損停利):
1.長榮:178.5、450%(史)、33%、破低(148.5)或反彈不過月線(176)出場
2.萬海:286、535%(史)、24%、破低(235.5)或反彈不過10日線(281)出場
3.新興:44.85、148%、25%、破低(40.5)或 反彈不過10日線(46)出場
4.中鋼:36.35、81%、29%、跌破前波低點(35.5)出場
5.中鴻:53、289%(史)、17%、前波盤整區低點
6.彰源:40.55、203%、18%、跌破大量K線(36.2)出場
**生技代工 下一個護國神山?**
生技新藥條例2022年上路
打造製藥業第二座“護國神山“→新設CDMO可納入投資抵減
適用生醫項目:生物製劑.核酸藥物.細胞治療.高階醫材.小分子新藥及其他特藥品
生技業較具規模的CDMO公司
製藥:保瑞.東洋.台康生技.永昕
細胞工廠:樂迦
醫材:豪展.鐿鈦
隱形眼鏡:精華
美容保健:大江.生展
**台積法說差?未來?美制裁新疆多晶矽 台廠機會?**
台積電三率三降原因:上游材料漲價但自行吸收 新製程量產獲利未能抵銷折舊,降低成本速度慢於預期 車用晶片產能排擠高毛率產品
未來機會:
1.O3D IC未來成長將翻倍
2.資本支出維持高水準
3.產能依舊滿載
4.車用電子下半年起飛
單晶矽轉換率高 但價格太高
多晶矽才是目前全球太陽能主力產品
新疆矽砂占全球40%供應 台商有機會受惠
**檢視半導體多晶矽標的 下半年業績?**
個股(7/16收盤、下半年業績期待):
1.台積電:589、車用.HPC.5G.蘋果新機
2.聯電:53.7、28奈米擴產.車用.特殊製程
3.達能:19.3、首家台廠獲新疆效應轉單 料源穩定
4.聯合再生:12.6、國內太陽能龍頭 下半年擴產67%
5.茂迪:33.35、模組產線將提升發電效率與世界接軌
6.元晶:33.05、第三季底前將產能翻倍擴增
**傳鴻海赴美設電池廠 全為Apple Car布局?**
電池為最關鍵零組件必須掌握技術
占成本最重獲利亦豐
運送過程中易發生意外
蘋果要在地生產 必須先有供應商
電動車成本結構
電池模組:40%~50%
驅動系統:15%~20%
車身.底盤:16%~18%
配件:13%~15%
其他:7%
**鴻海PK三星勝率?關鍵零組件也是重點?**
鴻海在美規劃藍圖:先設立汽車組裝
→與美SES合作產電動車電池
→打入Apple Car供應鏈
電動車開放平台:
MIH(關鍵零件、相關廠商、家數):
1.連接線.保險絲:廣宇.正崴.百容.中探針、18
2.金屬件.塑膠件:鴻準.台塑、36
3.動力系統.馬達.轉換器:強茂.東元.和大.康普、36
4.能源系統.電池.電力管理:飛宏.立凱.康舒.榮炭.高力、27
5.安全類.胎壓.ADAS:為升.怡利電.劍麟、27
6.國外廠商:亞馬遜.高通.德儀.意法半導體寧德時代、653
鴻海整車產品能搶下越多勝算越大但重中之重是電池
**檢視鴻海MIH概念股**
個股(7/16收盤、用於電動車的產品、主要市場):
1.國碩:23.9、電池負極材料、美國.中國
2.廣宇:41.15、車用PCB板.電池、中國.香港
3.乙盛-KY:68.9、車架.底盤.電池殼、中國.北美
4.鴻準:66.5、鋁合金車殼.機構件、中國.日本
5.正崴:45.3、車用電源線束、中國.美國
6.華晶科:38.6、車用鏡頭.演算法、亞洲.北美
**下週觀盤重點**
美國新屋開工率高 恐推升通膨
美10年期公債殖利率的方向
台幣區間整理 外資忽買忽賣
指標股:半導體.航運.鋼鐵